常見的窒息性氣體有一氧化碳、硫化氫和氰化物等,它們進入人體后,使血液的運氧能力或組織利用氧的能力發生障礙,造成組織缺氧而引起危害。
1一氧化碳(CO)
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氣體,能均勻散布于空氣中,微溶于水,一般化學性不活潑,但濃度在13~75%時能引起爆炸。一氧化碳多數屬于工業爐、內燃機等設備不完全燃燒時的產物,也有來自煤氣設備的滲漏。一氧化碳毒性大,它與人體血紅素的親和力大于氧與人體血紅素的親和力的250~300倍。人體吸入含一氧化碳的空氣后,一氧化碳很快與血紅素結合而大大降低雪紅素吸收氧的能力,使人體各部分組織和細胞產生缺氧,引起窒息和血液中毒,嚴重時造成死亡。當空氣中CO濃度達0.4%時,人在很短時間內就會失去知覺,若搶救不及時就會中毒死亡。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和中毒快慢與一氧化碳濃度的關系如表所示。
由于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,能均勻地和空氣混合,不易被人發覺,因此必須注意防備。我國一氧化碳安全衛生標準為30mg/m3。
人體中毒程度和快慢與一氧化碳濃度的關系
2硫化氫
無色有明顯的臭雞蛋氣味的可燃氣體?扇苡谒、乙醇、汽油、煤油、原油、自燃點246℃,爆炸極限:4.3%~46%。硫化氫燃燒時呈藍色火焰并產生二氧化硫,硫化氫與空氣混合達爆炸范圍可引起強烈爆炸。
硫化氫由硫化鐵稀硫酸或鹽酸反應制得或通過氫與硫蒸氣反應制取,硫化氫很少用于生產,一般作為化學反應過程中,如含硫石油開采和提煉、粘膠人造纖維、合成橡膠、染料、鞣革,以及制糖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(可作為分析試劑,農業上可作為消毒劑);它也可在含硫的有機物發酵腐敗期間釋放出來,急性中毒事故多是后種情況,也常在礦井、氣井和下水道中遇到硫化氫。
硫化氫是強烈的刺激神經的毒物,可引起窒息,即使低濃度硫化氫對眼和呼吸道也有明顯的刺激作用。低濃度時可因其明顯的臭蛋氣味而被察覺,然而持續接觸使嗅覺變得遲鈍,高濃度硫 化氫能使嗅覺迅速麻木。國家規定衛生標準為10mg/m3。
輕度中毒時,眼睛出現畏光、流淚、眼刺痛,還可有眼瞼痙攣、視力模糊癥狀;鼻咽部灼熱感、咳嗽、胸悶、惡心、嘔吐、壯舉暈、頭痛可持續幾小時,乏力,腿部有疼痛感覺。中度中毒時,意識模糊,可有幾分鐘失去知覺,但無呼吸困難。嚴重中毒時,人不知不覺進入深度昏迷,伴有呼吸困難、氣促、臉呈灰色紫紺直至呼吸困難緩解,心動過速和陣發性強直性痙攣。大量吸入硫化氫立即產生缺氧,可發生“電擊樣”中毒,引起肺部損害,導致窒息死亡。
應加強生產過程中的密閉、通風和排毒。生產過程應密閉化,在可能逸出硫化氫的場所安全排風通風設備,企業應納入經常性衛生監督,應監測生產環境空氣中H2S濃度。不得已進入含有H2S的局部空間操作設備或處理下水道時,應事先進行局部通風換氣凈化空氣,并測定H2S濃度,在工作過程中經常測定H2S濃度,決不可憑嗅覺檢測有無H2S存在。
對業經測得有H2S的場所,應加強人身防護,工人進入時應戴氧氣呼吸器或有灰色色標濾毒罐的防毒面具,必須有責任心強的工人在外監護。在下水道或清理污水池時工人應戴化學防護鏡。
在貯存或使用硫化氫場所,應禁止吸煙和明火,電器設備應是防爆型。運輸過程中鋼瓶應固定,并貼“有毒壓縮氣體”標志,儲藏應在防風雨日曬的密閉室內。含硫化氫的廢氣處理,排放應遵守環境保護法。為了減少硫化氫對人體的損害,建議選擇相關的檢測儀器(如硫化氫報警器),以提醒人們及時采取措施,把對危害及損失降到最低。 |